블랙잭 시스템 배팅运动人体科学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发文时间:2021-04-02 撰稿人:王荣辉、于亮
专业代码:040205
블랙잭 시스템 배팅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从2018级起执行)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国际视野,熟悉运动规律,了解学科前沿,富有创新精神,为继续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并能胜任运动训练、健康管理等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掌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知识,以及体育学、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了解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国际视野;
2.能够应用运动人体科学基本原理、方法对运动人体机能评定、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运动营养指导、体质与健康评价、运动处方制定进行判断、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并形成解决方案;
3.能够恰当使用专业文献检索及数理统计工具,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领域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处理,完成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任务;
4.能够使用书面和口头表达方式与国内外业界同行、社会公众就运动训练监控和科学健身等问题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
5.具有团队协作意识,能够在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及多学科团队活动中发挥个人能力,具有未来从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的潜力,并能与其他成员进行协调合作;
6.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具有科研设计、创新创业能力及不断学习与适应发展的能力;
7.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熟悉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相关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伦理意识和实验动物福利观念,能够在本专业领域的实验、实践活动中理解并遵守上述规定要求。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体育学、生物学、基础医学
(二)核心课程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质测量与评价、统计方法与软件应用、运动科学研究方法、运动处方的理论与应用、运动与锻炼心理学。
四、主要实验/实践课程、实践活动
军事训练、毕业论文、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体育比赛、学科竞赛、社团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学术活动、科研实践活动、申请专利)等。
五、修业年限、学分和授予学位
(一)修业年限
四年
(二)学分
157学分
(三)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六、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类型、学时和学分分配、开课时间、课外实践安排等见表1.
七、实践环节要求
(一)专业素养实践
1.毕业论文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准予获得4学分。论文答辩不通过者,不予获得学分。允许在毕业后1年之内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论文评审或答辩通过者,准予获得4学分。
2.专业实习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专业实习,计6学分。实习时间为第六学期末的7-10月份或第七学期的9-12月份,时长皆为4个月(16周)。实习地点为与学院建立合作关系的校外实习基地为主。实习考核成绩及格以上者方可获得专业实习学分。未参加实习(包括中途离开)或实习不及格的学生不能获得专业实习学分。
(二)社会适应实践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参加社会适应实践等活动。共计3学分。
社会适应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体育比赛、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等,计2学分。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参加并完成第一至第六学期的《百公里跑步健身计划》,计1学分。
(三)创新创业实践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共计2学分。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包括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学术活动、科研实践活动、申请专利等。
以上内容详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说明》。
八、说明
(一)课程安排
1.通识课程:全周期开设。其中,基础素质课程在第一至第八学期完成;综合素养课程在第三至第八学期完成。本专业学生须从人文底蕴、终身学习等方面的课程中修满11学分。学生须在综合素养模块修读计算机应用基础A(3学分)。
2.专业课程:第一至第六学期开设。其中,学科基础课程在第一至第三学期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在第二至第六学期完成;专业方向课在第二至第六学期完成。本专业学生从第二学期开始需在“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和“训练监控与科学健身”两个模块任选其一修读不低于16学分,剩余学分可跨模块选读。专业方向课程合计选修22学分。
3.实践环节:全周期开设。其中,专业素养实践环节在第七至第八学期完成;社会适应实践环节在第一至第八学期完成;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在第三至第七学期完成。
4.国际交流:第三至第八学期开设。本专业学生在第三至第八学期都有机会在外语和学业成绩皆达到要求的情况下,被选送参加学校与国外知名院校的合作培养项目,包括“1+2+1”(第1和第4年在本校)、“2+2”(第1和第2年在本校)等双授学位的项目,并有机会参加国外知名院校的6个月至一年的国际交流项目。
(二)奖励学分
1.运动等级和裁判等级奖励
学生在校期间,达到二级以上运动等级可获奖励学分。其中二级2学分,一级及以上3学分。同一单项或同类项目以通过的最高运动等级记取一次奖励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二级以上裁判等级可获奖励学分。其中二级1学分,一级及以上2学分。同一单项或同类项目以通过的最高裁判等级记取一次奖励学分。
2.学业成果奖励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计算机设计比赛、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实验设计比赛、大学生专业技能比赛等学科竞赛,获省部级三等奖及以上等级,奖励1学分;获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等级,奖励2学分。但同一作品在省部级和国家级比赛分别获奖时,不重复奖励学分,以高者计算。
3.科学研究奖励
学生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以블랙잭 시스템 배팅为第一作者单位,被SCI数据库全文收录1篇论文,奖励4学分;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每发表1篇论文,或在国际会议或全国一级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上每作1次口头报告,奖励2学分;在国际会议或全国一级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上进行1次墙报交流,或在二级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上每作1次口头报告,奖励1学分;在国内非核心学术期刊上每发表1篇论文,奖励0.5学分。
4.其他情况奖励
学生在校期间,做出其他知识和能力水平方面的突出贡献,可向学院申请奖励学分。
学生各项奖励学分总和不得超过4学分。学生获得的奖励学分,可依次免修相等学分的综合素养课。
(三)体质健康标准
学生在校期间,应参加早操、跑步健身等活动,体质健康须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及格水平,方可毕业。
(四)其他说明
1.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修读研究生课程,修满合格可替换专业方向课程学分。
2.允许学生申请免修大学英语课程,具体申请办法和标准以相应课程教学大纲中的说明为准。